李永忠/摄
“十三五”期间,攀枝花仁和区在创新发展上求突破,以打造战略新兴产业聚集区、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、阳光康养产业先导区为目标,调整产业结构,促进产业更新,构建起了结构优化、动力强劲的产业发展新格局。
攀枝花睿恩光电有限公司
在攀枝花睿恩光电百万级无尘车间,三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。该公司生产的开环马达,主要用于三星等手机装配摄像头,帮助摄像头快速对焦。在这样一个还没有指甲壳大的装置里,就包含了十几种元件的研发设计。
王东/摄
攀枝花睿恩光电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经理 周萍:
现在我手上拿到的这个产品,它也有接近10种的原材料组成,包含了我们的外壳、上弹片、下弹片,里面还包含了四颗磁石。
作为一家高端精细化电子零部件制造企业,睿恩光电一直将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。公司从今年四月投入生产以来,企业产品涉及电子零件、5G通信、人脸指纹识别模组等多个方面。
石磊/摄
攀枝花睿恩光电有限公司总经理 余林涛:
明年我们将在在新产品研发上面,投入大概在1000万左右,投入到新产品研发上面去,主要是集中在一线产品市场。
“十三五”期间,仁和以新产业、新业态激发新动能,在改造提升煤矿、钢铁、制造业等传统产业的同时,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,石墨新材料、钒钛新材料、电子信息等产业快速成长。
仁和区经济信息化和科技局副局长 周韬:
以创新驱动和供给侧结构改革为动力,全力构建打造仁和区四大支柱产业。一是钒钛钢铁产业,二是低微合金铸造产业,三是培育发展电子信息产业,建设攀枝花电子信息产业园,四是碳基新材料产业,推动石墨产业高端化和集约化发展。
“十三五”以来,仁和坚持创新发展,不断推进制度创新、科技创新、文化创新,让创新贯穿各项工作始终。统计数据显示,“十三五”期间,仁和取得22项科技成果,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5家,全社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指数占GDP比重1.2%,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件,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效不断显现。